欢迎进入中国福鼎国学文化研究院网站!
这是中国福鼎国学文化研究院的LOGO
这是中国福鼎国学文化研究院的联系电话
联系我们

中国福鼎国学文化研究院 

河南夏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15837274727 

 地址:中原宾馆大门口往北20米

           西立信财校院内东三楼301室

浅谈《周易》与中华医学的渊源与共性


中国福鼎国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安阳周易研究会《周易与中华医学》创研室主任

                                             ——任杰

一、《周易》与中医药文化:

中华文化的元典周易是中国古代圣贤文化易经中三易之一。《周易》是继易经符号之后,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周易成书是符号和文字结合而成,在世界文化史上实属罕见。它阐述的思维至今无人超越,天地万物化醇的宇宙观刚柔相济,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思想,穷极思变的矛盾转化论,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合一观念,都超越了同时代的世界哲学著作。中华医学更是受周易文化的中心思想指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医学文化,周易在中医药文化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上产生了最具深远意义的影响。

二、 《周易》思维在中医药文化中的体现:

   ①《周易》的阴阳对立统一观如中医中阴阳,表里、虚实、寒暖、燥湿,调剂等。

   ②中医针灸学中的子午流注更是结合了周易天干、地支和六十花甲纳音的完美体现,它阐述了人体十二经络与宇宙中的时空论,结合周易天干地支方位治病救人,体现了大医精诚的思想。



《周易》与自然对应人体:周易二十四山对应二十四节气,人体脊椎24节。天地有阴阳,人有男女,人体有头足、内外。一年有365天,人体有365个穴位。一年有十二个月,人体有十二经络。一年有四季,人体有四肢。《周易》中有五行,人体有五脏,每个肢体末梢也为五。《周易》中逢七有一个转变,人体有七窍,一个星期有七天。《周易》有八卦,人体有八脉交会的八个主要穴位。(插图八卦、八气穴)《周易》中十天干对应人体上十个手指、下十个脚趾。《周易》的宇宙观,人与自然都是完全吻合的。遵守自然规律才是养生的重要法宝。

《周易》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与脉象,中医诊断学中五行脉。在五行脉中,将一三七九、二四六八顺次连起来,从上往下看,就是这个图形。我们会发现一团气在不断地旋转上升扩张。但这一团之气又可分阴阳。阳气左旋似乎又象征着我们的左脉,是一种上升的趋势,阴气右旋且下降,就像我们的右脉。不论是一六、三八、二七、四九、都是一阴一阳(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图中符合阴升阳降,且从一六、三八中,我们也能看到阴随阳升,从七九、二四六中看到阳杀阴藏的味道。中间没有写,是五和十,是中土之气,也是玄黄之气,正是这一气产生了木、火、金、水四



三、《周易》子午流注法

午流注法:古代针灸疗配穴的一种方法,本法以十二经中的六十六个五腧穴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并随日时的变易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开阖情况,作为取穴的依据。

子午流注口诀: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历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现代研究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演算

子午流注法分为纳干法纳支法

纳干法

2008年8月14日行子午流注法,必须先推出日干数

日干数=元旦干支数+日期+月干数(闰年逢三月后加1)除以10

=商......余数

2008年,元旦干支数为庚子,庚代数为7

7+14+10(月干数)除以10=商2余1

如此推出余数为1,可以推出日干为甲,根据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于是可以得出8月14日为甲日胆经值班.

得出胆值班,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子午流注法运用的前提.

但光知道这个还不够,还要算出从哪个时辰开始取穴

我们可以参照下面这个表:

(天干)

子(23~1) 丑(1~3) 寅(3~5) 卯(5~7) 辰(7~9) 巳(9~11) 午(11~13) 未(13~15) 申(15~17) 酉(17~19) 戌(19~21) 亥(21~23)(地支)

时为19-21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胆经的开穴时间。

胆经为阳经,“阳主金,阴主木”,阳经的五行相生规律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阴经的五行相生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由此可以看出阳经与阴经井穴不同,相生顺序也不同。

一般阳经开穴顺序为“井,荥,输,原,经,合”,阴经为“井,荥,输,经,合”,根据歌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可以推算出胆经开穴的第一个井穴为窍阴,接着取窍阴穴的反克穴为阳辅,取火克金”之意。胆经为木,木生火,小肠为火,下面可以确定下一条经为小肠经了。窍阴属金,金生水,根据歌诀少泽(金)前谷(水)后溪(木)腕(原),阳池(火)小海(土)小肠经”,我们可以推出小经的水穴为前谷。前谷的反克穴为小海,取土克水之意。接着再推导下去,小肠经为火,火生土,胃经属土,接着下面取胃经了。前谷属水,水生木,根据歌诀厉兑内庭陷谷举,冲阳解溪三里连”,我们可以推出胃经的木穴为陷谷,此时又要“遇俞还原”,陷谷属于俞穴,所以要同时另外取胆经的原穴“丘墟”,后面以此类推。只要不是太笨,我相信你们都可以依此推出子午流注的顺序了。

当你算到水生木时,这时会出现重见,重见就要依据“阳经归三焦,阴经归心包”,三焦主他生我,心包主我生他,由于胆经属木,水生木,所以要推出三焦的水穴,根据歌诀关冲(金)液门(水)中渚(木)焦,阳溪(原)支沟(火)天井(土)言”,我们可以推算出液门(水)穴。

甲日胆经的子午流注顺序

窍阴17-19点)——阳辅19-21点)——前谷21-23)——小海(23-1点)——陷谷,丘墟(1-3点)——厉兑3-5点)——阳溪5-7点)——二间7-9点)——委中9-11点)——通谷水穴。木(束骨)克土(委中)(11-13点)——液门13-15点)——天井15-17点)

大家也可以参考歌诀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五输注歌

下面是五输注歌,是重中之重,是整个子午流注法的精华所在,希望大家牢记了:

 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

大肠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举,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小肠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膀胱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心包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

三焦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纳支法

讲完了纳干法,下面开始讲纳支法了。

纳支法是根据十二小时经气流行顺序而采取“补母泻子”的一种治疗方法。

如肺经有病变,我们可以在肺经经气盛的时候采用泻子法,在寅时(3-5点)泻尺泽,因肺属金,金生水,而尺泽正是水穴。何为补母呢?可以选择在肺经气衰的时候卯时(5-7点),补太渊穴。因肺属金,土生金,而太渊正是土穴。可能有些人还不明白,那么请看歌诀少商(木)鱼际(火)与太渊(土),经渠(金)尺泽(水)肺相联。

如果错过时辰怎么办呢?毕竟不是所有病人都会在三更半夜(3-5点)这个时候来就诊,或者肺经不实不虚,那么我们可以取肺经的原穴和本穴来治疗,原穴为太渊,而经渠属金,与肺经属性相同,因此是肺经的本穴。

再依此类推,当肝经有病变时,我们也可以取肝经的原穴太冲和本穴大敦治疗。当有肝火时,可在1-3点泻其子穴(行间),当有肝阴虚时,可在3-5点时补其母穴(曲泉)。

时间表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四、《周易》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生克制化对应人体的变化: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素问·五运行大论》

 

东方应春而生风,春风能使木类生长,木类生酸味,酸味滋养肝脏,肝滋养筋膜,肝气输于筋膜,其气又能滋养心脏六气在天深远无边,在人为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地为万物的生化。生化然后能生成五味,认识了事物的规律,然后能生成智慧,深远无边的宇宙,生成变化莫测的神,变化而生成万物之气机。

 

神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天应在风,在地应在木,在人体应在筋,在气应在柔和,在脏应在肝。其性为温暖,其德为平和,其功用为动,其色为青,其生化为繁荣,其虫为毛虫,其政为升散,其令为宣布舒发,其变动为摧折败坏,其灾为陨落,其味为酸,其情志为怒。怒能伤肝,悲哀能抑制怒气;风气能伤肝,燥气能克制风气;酸味能伤筋,辛味能克制酸味。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火芮),其味为苦,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素问·五运行大论》

 

 

南方应夏而生热,热盛则生火,火能生苦味,苦味入心,滋养心脏,心能生血,心气通过血以滋养脾脏。变化莫测的神,其具体表现为:在天应在热,在地应在火,在人体应在脉,在气应在阳气生长,在脏应在心。其性为暑热,其德为显现物象,其功用为躁动,其色为赤,其生化为茂盛,其虫为羽虫,其政为明显,其令为热盛,其变动为炎热灼烁,其灾热灼焚烧,其味为苦,其情志为喜。喜能伤心,恐惧能抑制喜气;热能伤气,寒能克制热气;苦味能伤气,咸味能克制苦味。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       

——《素问·五运行大论》

 

中央应长夏而生湿,湿能生土,土能生甘味,甘味入脾,能滋养脾脏,脾能滋肌肉,脾气通过肌肉而滋养肺脏。变化莫测的神,其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湿,在地应于土,人体应于肉,在气应于物体充盈,在脏应于脾。其性安静能兼化万物,其德为濡润,其功用为生化,其色黄,其生化为万物盈满,其虫为倮虫,其政为安静,其令为布化云雨,其变化为久雨不止,其灾为湿雨土崩,其味为甘,其情志为思。思能伤脾,仇能抑制思虑;思能伤肌肉,风能克制湿气,甘味能伤脾,酸味能克制甘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素问·五运行大论》

 

西方应秋而生燥,燥能声金,金能生辛味,辛味入肺而能滋养肺脏,肺能滋养皮毛,肺气通过皮毛而又能滋养肾脏。变化莫测的神,其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燥,在地应于金,在人体应于皮毛,在气应于万物成熟,在脏应于肺。其性为清凉,其德为洁净,其功用为坚固,其色为白,其生化为收敛,其虫为介虫,其政为刚劲切切,其令为雾露,其变动为严酷摧残,其灾为青干而凋落,其味为辛,其情志为忧愁。忧能伤肺,喜能抑制忧愁;热能伤皮毛,寒能克制热气;辛味能伤皮毛,苦味能克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藏为肾。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藏,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霰雪,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正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素问·五运行大论》

 

北方应冬而生寒,寒能生水,水能生咸味,咸味入肾而能滋养肾脏,肾能滋养骨髓,肾气同过骨髓而能滋养肝脏。变化莫测的神,其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寒,在地应于水,在人体应于骨,在气应于物体坚实,在脏应于肾。其性为严凛,其德为寒冷,其功用为闭藏,其色为黑,其生化为整肃,其虫为鳞虫,其政为平静,其令为霰雪其变动为水冰气寒,其灾为冰雹,其味为咸,其情志为恐。恐能伤肾,思能抑制恐惧,寒能伤血,燥能克制寒气;咸味能伤血,甘味能克制咸味。

在宇宙中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循环往复才能生生不息。

 

五、《周易》与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化应用中的重要性;

《周易》与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为人来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易》与中医药文化在继承古圣先贤成果的同时,结合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断地适应社会需求,逐渐完善和发展壮大。随着基因,生物科学的普及,《周易》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研究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性。今天,中医理论已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思维模式构建中医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医现代化已是势在必行。复兴传统文化是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根本所在,《周易》文化的阴阳五行理论,宇宙观,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中,在诊断,方剂、针灸、养生、等以及临床的应用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合理地应用《周易》与中华医学相结合,对人类健康调理、慢性病预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周易》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式的哲学思维模式,重视的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大道至简的道德标准。与中医的大医精诚均属浩然正气。自古就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之说,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展望未来普及《周易》与中华医学,诠释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医的优势与特色。回归自然,让我们的中华文明为世界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联系方式

 中国福鼎国学文化研究院 

 电话:15837274727 

 地址:中原宾馆大门口往北20米西 

           立信财校院内东三楼301室